第一版主
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一版主 > 天龙问情记 > 第四十七章 陋习难改

第四十七章 陋习难改

怕找不到回家的路!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:www.dybzwz.com

佘琅听她们交谈甚欢,可惜一句也听不懂,见老妪瞧了自己一眼,微笑回应。他瞅了个空问刀白凤道:“你们在聊什么呀?与我有关吗?”

刀白凤略显羞涩道:“她问你是我的什么人……”

“你怎么说?”

“当然说你是我的好儿子啦。她还夸你你长得俊呢,嘻嘻。”她的眼里闪过一丝俏皮之色。

在接着的交谈中,刀白凤了解到,老妪一家仅有祖孙三人,女儿与女婿都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去世。她拉扯一个孙女与孙子长大成人,孙女今年十七岁与段誉刚好同岁,孙子十四岁。两人都到地里忙农活去了,她一个人闲着,就上山砍些柴火,想为孩子们分担一点家务。刀白凤很感动,十四岁的男孩子就下地干活,在他们这里是很难得的事。

这里介绍一下至今在云南一带依然普遍流行的“男人居家、女人干活”这一风俗习惯的成因:云南的各个族裔的历史虽然悠久,但由于交通不便,与外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极少,文明程度并不是很高。在古老的云南,酋长制长时间存在,山头林立,酋长如沙,各个不同族裔之间,经常发生火拼,为争夺地盘、水源和财物而征战厮杀。于是,男女之间在几千年前就产生明确的分工,男人只管打战与狩猎,女人管家务、农耕与纺织。古老的云南,大多族裔的食物主要来自狩猎,农耕文化的发展在大多数地区还是非常落后的。所以古时候的云南,男人依然是劳动的主力军,肩负着猎取食物与保卫家园的双重重任。

男人不参加农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:每到农作物收成时节,不同区域与族群之间会频繁发生抢掠与厮杀,所以男人们需要在家随时准备出战,抑或时刻准备反击侵略,保卫家园。久而久之这种分工被固定下来,形成习俗。物换星移,沧海桑田,随着历史的发展,云南一带的猎物资源逐渐减少,有些甚至已灭绝,那些主要依靠狩猎为生的族群,要么为了寻找新的狩猎场而迁徙,要么在征战中失败而被迫迁徙。通过狩猎获得食物,变得越少越难,逐渐退为其次;农耕文化发展虽然缓慢,但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。由于云南一带山多林深,动物资源的减少过程还是比较缓慢的,所以狩猎与耕种这两种劳动地位的交替过程是非常缓慢的,几乎没有明显的分界线,男女的劳动地位长时间是处于对等的平等状态。

直到封建制度渗入,族裔之间的征战逐步较少,解放后,这种族裔之间的血腥搏杀彻底消失,无论在食物来源、还是在职责上,男人的作用已经完全发生改变,由古老的劳动主体地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