怕找不到回家的路!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:www.dybzwz.com
介子推母子相抱,死于枯柳之下。”
老李听到这里,话说:“这事我怎么听起来觉得又好气,又好笑,一个为了报恩而
死了恩
,一个为了别报恩而害死了母亲和自身,两个
真是闹出了一场荒唐的惨剧。明明是一件大好事,可最后却落下了这么一个结局。”
我说:“是的,这事最终让晋文公后悔了一辈子。而老百姓却很怀念介子推,并为他设立了祭奠的子,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。说句心里话,介子推的行为并不是我心里所赞同的,他的行为可以划分为放火前和放火后两段来评价,前段是属于施恩不图报,后段则是迂腐不化了。我认为寒食节的怀念应该是对他前一段施恩不图报的认可才是……”
老李专注地听着,点点:“嗯……”
我说:“其实,我的感觉是,施恩不图报只是做应该追求的一种心态,并非是我们去刻意仿效的一种行为。就如前面我说的‘做好事不留名’。我们可以想着不留名,但不能因为怕留名而耽误做好事。我们不想通过做好事达到什么目的,帮助别
只是我们内心中的心愿。
“比如在公上为别
让个座,
家没说‘谢谢’,也别不舒服,没说就没说呗!让座又不是为了只听句‘谢谢’;捐款之后,发现红榜上没有你的名字,也别发火,没有就没有呗,捐款又不是为了上红榜;帮助别
做了很多事
,可
家却从未请你吃过一顿饭,也别委屈,没吃就没吃呗,帮助他时又不是为了吃饭。如果
都能本着‘有恩于我不可忘,有恩于
不可不忘’的心态去处理事
,社会又怎能不和谐呢?心理又怎能不平衡呢。”
老李若有所思地看着我:“小伙子,继续讲下去。”
我说:“李叔,我个认为,对于施恩者来说,最要不得的一种心态就是施恩图报。施恩者把帮助
作为了一种条件,或者是一种资本。总是以自己有恩于别
自傲、自大。总是让受恩者感到欠他的
,时间一长,受恩者就会由恩而生怨,继而又由怨而生恨,最后反目成仇。
“三国时的许攸就是例子,他在曹最为艰难的时候离开袁绍,投奔了曹
,曹
是光着脚迎接的他。在他的帮助下,曹
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
胜利。开拓了北方霸主的全新局面。应该说许攸对曹
是有恩的,曹
也承认,但你不能没完没了的总表白自己对别
有恩吧!就好像如果你不时刻提醒几句,
家就会忘了似的。终于曹
忍无可忍了,最后的结局,想必您也都知道……
“施恩即望报,吾非斯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