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触礁沉没,幸亏我的命大,老天爷还不想要我的命, ">

第一版主
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一版主 >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> 第九章 邵氏历史

第九章 邵氏历史

怕找不到回家的路!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:www.dybzwz.com

非常行之有效,不久,我们的‘流动放映车’已增加至六部了。这期间,三哥又改回了他原来的本名邵仁枚。至于为什么改回名字,三哥一直都没告诉我。”

邵逸夫淡淡地说道。

“拥有院线之后,我们的事业进一步发展。1931年,我独自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。在途中船触礁沉没,幸亏我的命大,老天爷还不想要我的命,落水后我抱着一小块木舢板,在茫茫的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给路过的船只救起,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‘讲话机器’。32年,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【白金龙】,算是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有声的新时代。经过我们几兄弟的不懈努力,到37年抗战前夕,整个家族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爪哇、越南、婆罗州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,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,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。当时‘天一’影片公司在上海,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,我们南北呼应,分工协作,共同打造属于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。”

“不过好景不长啊,37年小本的野蛮侵打了整个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。那时邵氏可以说是惨淡经营,艰难度,后来更是难以为继,被迫关门大吉,阿阳,知道那时我的心是怎么样的吗?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,正当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闯一番事业的念。我想尽一切的办法,决心大一场,以此来重振我们邵氏家业。我是57年才来到香港的,那时候的香港经济开始起飞。经过两年多的准备,邵氏兄弟(香港)有限公司终于在59年成立。那段时间我就开始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,占地大约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。没想到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,影城的规模宏大,气势恢宏,可以和美国的荷里活相比较,被当时的称为‘东方的荷里活’。一直到80年我从电影转到电视上发展,才算是稳定了下来,这中间的过程我就不一一说了,不然说到天黑也说不完的。”

邵逸夫微笑道。 < hr="/n/-hp19p19h2pVU91VR9NH9PQ==.h">< =" -hvrn-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